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在线阅读 - 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 第267节

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 第267节

    一人应道:“怎么不得空了,家门口就能挣点钱,机会可不容易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众人皆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秦宛如怂恿道:“明年也来种白叠子啊,种出来了我们直接购,肯定比种庄稼划算。”

    于是众人又七嘴八舌议论起来。

    第153章 大意了

    感谢支持晋江正版的小可爱!!……

    待晚些时候太阳快落山了, 一行人才回县城。

    段珍娘见她们这个时候才回,问道:“怎么折腾了大半天?”

    秦宛如回道:“日头委实毒辣,今年比往年热多了。”

    段珍娘摇着团扇, “咱们这儿还是靠河边呢, 京里更热。”顿了顿, “以后挣钱了用冰鉴。”

    秦宛如“啧啧”两声, “那可是烧钱的玩意儿。”

    段珍娘:“人不就得享受吗, 要不然挣钱做什么呀?”

    秦宛如去洗了个澡, 喝了一碗用井水冰镇过的清凉饮子才舒适不少, 彩英提醒她道:“小娘子还是少吃冷的好, 谨防月事肚子疼。”

    秦宛如:“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段珍娘好奇问:“地里的白叠子如何了,长势好不好?”

    秦宛如又拿起一块瓜啃食,“好,现在就已经结了不少棉桃, 应是种子的缘故,我琢磨着估计下月中旬就能采摘了, 要比去年提前。”

    段珍娘吃惊道:“提前这么早啊?”

    秦宛如点头, “倒也正常, 我们去年续种的那些则要晚些成熟, 分次采摘,应要持续许久的了。”

    段珍娘侥幸道:“幸好把西市的商铺定了。”

    秦宛如:“走的时候我就让阿娘到平康坊那边收预订的货单, 看有没有人要。”

    稍后饭食送了进来,一份滑嫩的白切鸡,一盘清爽的酸辣口凉拌胡瓜, 一份油焖茄子,以及一份黄豆芽凉面。

    杂粮粥佐菜,秦宛如能吃满满两大碗。

    段珍娘的饮食则比她小不少, 再加上夏日食欲不佳,只用了小半碗粥和少许菜。

    “你一年到头就没见胃口差过。”

    “噫,吃饱了下个月才能好好干活呢。”

    “明天差人给你做炸白鲦。”

    秦宛如的眼睛一下子亮了,旁边的柳婆子笑道:“小娘子能吃是福。”

    晚上整个院子里都洒了水蒸发地气,眼见下月就要采摘,这段时期棉田里的生长至关重要,佃农们照看得更加精细,都盼着它们吐絮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京里这边也开始接订货单子了。

    西市的商铺一开出来,就引了不少人询问。

    铺面不大,却是整个京里独此一家,相当于独门生意。

    去年白叠子委实掀起了一股潮流,现在达官贵人们对它的兴趣有所消减,但下面这群人却看到了它的用处。

    得知今年比去年降一半的价格后,不少人都过来询问什么时候有货来。

    西市鱼龙混杂,不像东市是针对贵人群体,这边什么东西都有,不管哪类消费群体都会在这边淘东西,客流量是非常巨大的。

    像普通佃农家庭一年能挣几贯钱就已经算极好的了,这类人是不会用白叠子的,也用不起。

    但一些手艺人或商贩,这类人只要年收入能上二三十贯的,都不会吝啬采买被褥。因为它的性价比高,一床可管数年,花几贯钱买来过冬御寒还是愿意的。

    如果你觉得品质上乘的白叠子价格还是太高,那可以挑选品质差些的,一斤才一百三十文,缝制棉衣棉裤棉鞋最佳。

    至于被褥,三斤的极少有人要,都觉得没有五斤的划算。

    窦氏预先做过估算,也知道这东西降价了肯定能畅销,又因为是独门,预订单子定然不少,但绝对没料到能一天到晚都不停有人来询问。

    铺子里有被褥样品,也有上乘散装和次品散装的。

    人们对那被褥好奇,会轻轻触摸,会躺到上面试一试。

    仆人们则会向前来询问的众人讲它的使用,以及寿命年限和各种用处。

    一遍又一遍……

    平康坊这边则多数都是熟客来问,有时候秦四娘闲着无聊也会过来帮忙记账。

    她会写字,会在账本上把某坊某街某人预订几床几斤重的被褥做登记,然后三床以上的平康坊会配送,以下的则自取。

    另一人收了全款则要开一份提取的条子给对方,是要盖了章印的棉匠才认账,并再三叮嘱下单人一定要捡好条子,因为送货后会把条子收取回来做账用。

    方氏见秦四娘应付得井然有序,调侃道:“四娘倒是比五娘管用。”

    秦四娘道:“过年的时候得让三姐也发压岁钱了。”

    方氏笑道:“小算盘打得精呢。”

    秦四娘理直气壮道:“自家人岂有白干的道理?”

    方氏被逗笑了,目前平康坊只预计开五张弹弓,她看了看记账用的账本,被褥和散装的加起来就有半本了。

    陈婆子笑眯眯道:“照这个势头,五张弹弓只怕是不够用的。”

    方氏点头,“这东西好啊,实用,且能用好几年。”又道,“当初三丫头说以后家家户户都能用上它,现在看来是真的了,冬日里一斤白叠子也能做两三件短袄,御寒极好。”

    陈婆子赞道:“也亏得有织女娘娘护佑着。”

    方氏:“咱得日日供奉。”

    第二日窦氏亲自过来问平康坊的情况,秦大娘也一并来了一趟。

    她们看过订货的账本后,秦大娘道:“这么多人要,估计是供应不上的。”

    方氏好奇问:“西市那边呢,又是什么情形?”

    窦氏直摆手,“一天到晚都是人,这个走了那个来问,就没停过。”

    方氏笑道:“看来去年是把胃口吊足了。”

    窦氏点头,“独门生意,我原先是觉得能脱手的,但没料到能这么快。”顿了顿,调侃道,“边上整条街的商户都过来看我们到底卖了甚,进进出出的,结果铺子里其实什么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这话把众人逗笑了。

    窦氏心情高兴,“三丫头就是一个聚宝盆。”说罢看向秦大娘道,“把家给我打理好,过年的时候给你私房。”

    秦大娘暗搓搓道:“阿娘可不能反悔。”

    窦氏:“占了你的宅子,哪能白占,等分了利,也给你添一笔辛苦钱。”

    两亲家坐着唠了会儿家常。

    窦氏觉得自家屋里养的男人没用,方氏也说起秦致坤一年的俸禄,闹了半天都是吃软饭的,全靠女人撑场子。

    这让她们找到了共同话题,就各自家庭里的琐碎唠了许久。

    炎炎夏日,日头愈发毒辣,夏蝉没完没了疯叫,就连秦老夫人都有些受不了今年的酷暑,坐在屋里摇蒲扇道:“这日头可不得了,三丫头要照看地里的白叠子,可怎生了得?”

    秦二娘道:“有董蔡两家盯着,三妹不会去晒的。”

    秦老夫人无奈道:“出门也得一大早去了。”又道,“眼下就快入秋,秋老虎还得继续发威,也不知她受不受得了。”

    祖孙正在屋里说着,不一会儿方氏端来瓜果,也说这个天气暴热,已经有好些年没有这么热过了。

    结果次日就下了一场暴雨,接连四五日都暴雨连连。

    那雨势下得委实大,京里倒没什么感觉,闵县临河,秦宛如等人去码头附近观望,上午看着水还没涨多高,一到下午就暴涨。

    连黎正都在密切关注水势,官府里的差役守在河边,禁止百姓靠近,怕落水。

    柳婆子问当地人闵县有没有被淹过。

    一妇人答道:“三十多年前被淹过一回,上头的堤坝垮塌了,导致洪水灌进了城。”

    段珍娘问:“那附近村子的庄稼会被淹吗?”又道,“这河里的水涨得可厉害了,一下子就涨了上来。”

    妇人指着河边的一个标示说道:“一旦水涨到那儿了,就要开渠把它引流,要不然周边的庄稼地都要遭殃。”

    听她这一说,秦宛如的心不由得悬了起来。她们种了这么多白叠子,可不能在成熟的节骨眼上打了水漂。

    先前还吵着天气太热,现在所有人都巴不得继续热下去好了,谁都受不了洪涝。

    所幸之后两天天气又艳阳高照,汹涌奔流的河水缓缓回归平静。

    城里百姓对这样的情形见惯不怪,他们这些外来人却紧张,毕竟关乎着吃饭的家伙。

    地里的棉花一批又一批结了棉桃,就连最迟的那批都结了。

    丘老儿让佃农们把棉花多余的叶子掰掉,这样的目的是把营养尽可能输送给果子。

    有时候黎正也会去看地里的棉花,周边的村民都打过招呼,目前暂时没有出现偷盗损害的情况。

    背着手看着那些即将吐絮的金贵东西,黎正仿佛也体会到了即将收获的喜悦。

    秦宛如正蹲在田埂上跟蔡老儿说着什么,瞧见黎正一行人过来,忙上前行了一礼,黎正好奇问:“我看地里的白叠子,有些成熟得似乎要快些。”

    秦宛如点头,“种子不一样,早的估计下月中旬就能采摘了,迟的还得继续等阵子,分批采摘。”

    黎正眺望遍地白叠子,“采摘的时候需得请佃农。”

    秦宛如:“头一批和收尾不用,中间大量成熟时期要请,现在就已经有不少村民问了呢,十文工钱一天,只要手脚麻利,不论男女都请。”

    黎正笑眯眯问:“他们愿意?”

    秦宛如:“当然愿意了,只要把自家地里的事处理了,都能来,他们说了,家门口能挣钱,不嫌少,图方便。”

    “十文一天的工钱,也就中规中矩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方便呀,佃农在地里刨食,一年才能挣多少铜板?”又道,“若一家子能在家门口干几天挣个两三百文也不错了。”

    “到底是商贾,算得贼精。”

    “明府抬举了,明年还有农户愿意自主种白叠子,双方签契约,从种子到收购,一条龙,保管比种庄稼划算。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黎正愣住,半信半疑问:“他们愿意?”